全国首个!光伏发电从陆地到海洋在山东成为现实

近日,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海上光伏电站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光伏发电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在山东成为现实。

  该项目位于烟台市招远市北部的莱州湾海域,总规划面积约6.44平方公里,由121个光伏子阵组成,是山东省首批竞配的十个海上光伏项目场址中水深最深、建设难度最大、开发条件最复杂的场址。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6.9亿千瓦时,等效年减少标煤消耗约2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2万吨,将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山东是国内首批启动海上光伏项目的省份,进度最为靠前。

  如何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山东把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谋划、全力推进。

  山东的光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6年底,山东累计光伏装机量仅为4.55GW,排名远低于新疆、甘肃等省份,几乎是“小透明”般的存在。

  随着光伏治理采煤沉陷区的创新实践和分布式光伏的大力发展,山东的光伏装机量开始快速提升。国家公布2016年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名单,济宁市、新泰市采煤深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占位两席;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开发模式的引入,实现了对采煤沉陷区的最大化利用和修复;分布式光伏布局策略因地制宜,以分布式唱主角,使得山东开启了光伏装机“狂飙”模式。

  2023年9月底,山东以总量52.29GW的绝对优势,连续保持全国累计装机并网容量第一名。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并网容量为14.07GW,而分布式光伏装机贡献了38.22GW并网容量,位列全国第一。尤其是户用光伏为24.48GW,同样位列全国第一。山东这种因地制宜的光伏发展方式,可以说是中国光伏发展的教科书案例。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山东海域面积广阔,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实现能源转型,山东充分发挥优势,向海追光,成就光伏装机第一省的地位。

  在相同日照下,海面日照时间长,加之海面反射的太阳光,海上光伏电站发电量将比陆地光伏电站发电量高出5%-10%。山东水平面年总辐射量在1400-1550kWh/平方米之间,属于太阳能资源Ⅱ类地区“很丰富地带”,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据统计,1KW光伏装机量需占地约5平方米。面对土地紧张的现状,山东大力发展海上光伏项目,以解决这一矛盾。

  2022年6月17日,山东省公布2022年度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结果,标志着山东省光伏领域发展迈出新步伐。此次竞争配置成功配置了10个海上光伏项目,总规模达11.25GW,预计总投资约675亿元,为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国首个!光伏发电从陆地到海洋在山东成为现实

  山东计划打造“环渤海、沿黄海”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其中“环渤海”地区布局31个海上光伏场址,总装机规模达19.3GW;“沿黄海”地区布局26个海上光伏场址,总装机规模达22.7GW。这一举措将有力推动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并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我国对于海洋能源发展十分重视,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积极响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海上光伏的开发。

  2018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确定打造“龙头引领、湾区带动、海岛协同、半岛崛起、全球拓展”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总体格局。

  2022年5月,山东省能源局印发的《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山东将布局“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推动海上光伏重大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目标为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其中海上光伏1200万千瓦左右,占比近1/5。

  2023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财政政策措施》,支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能源体系,对海上光伏项目予以财政补贴。

全国首个!光伏发电从陆地到海洋在山东成为现实

  2023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降低海上光伏项目的整体造价。

  近年来,山东、江苏、辽宁、浙江等沿海省市都已出台或酝酿出台海上光伏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其中,以山东省出台政策最为密集、补贴力度最大,对2023至2025年建成并网的“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项目,分别按照每千瓦800元、600元、400元的标准给予财政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20万千瓦、30万千瓦、40万千瓦,补贴资金分运营年度拨付到位。

  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毗邻海域的山东,从开埠通商到自力更生,从对外开放到连接“一带一路”,走上了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风劲满帆踏潮头,岱青海蓝万象新。

  山东持续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的谋篇布局中,“蓝色新动能”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底色。山东劈波斩浪、向海图强,必将为海洋强国建设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尊敬的“电缆世界”网站访问者:

欢迎您访问电缆世界(以下简称“本站”)。在您使用本站提供的各项服务之前,请您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免责声明的所有条款。您对本网站的访问和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即视为您已阅读、理解并完全同意接受以下条款的约束。

一、信息免责
本站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电线电缆领域的专业信息、技术知识和行业资讯。本站所发布的所有文章、数据、价格、规格、图片等信息(以下简称“内容”)均出于善意,旨在进行行业知识分享和市场信息交流,仅供参考与学习之目的。

本站对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或适用性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由于技术更新、市场波动及政策法规变化等多种因素,本站内容可能存在滞后或误差。因此,用户不应将本站内容作为做出任何商业决策或工程决策的唯一依据。任何依赖于本站信息而采取的行动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二、使用风险
用户在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时,应自行进行核实、判断,并承担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因依赖本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或特殊的损失或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本站及运营方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三、外部链接责任
本站可能包含指向其他第三方网站的链接(或称“外链”)。提供这些链接仅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支持或对其内容负责。这些第三方网站有其独立的内容和政策,本站无法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安全性。访问任何外部链接所产生的风险均由用户自行承担。

四、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图表、logo、版面设计等,其知识产权均归本站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转载、摘编、建立镜像或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本站内容时,必须注明“来源:电缆世界”并保留原文链接。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下方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五、不承担担保责任
本站对网站的运营、服务的连续性、信息的及时终止或更正以及系统的安全性不做任何担保。本站不保证服务器不受病毒、黑客攻击等干扰,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的服务中断或数据丢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六、法律管辖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效力及纠纷的解决,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任何因本声明或使用本站所引发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本站运营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七、声明修改权
本站有权在任何时间,无需事先通知,对本免责声明的条款进行修改、更新或补充。修改后的内容一经发布在本站上即生效,并替代原有的免责声明。请您定期查阅本页面,以确保知悉所有最新条款。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电缆世界 运营团队
联系方式: 可通过网站底部“联系合作”等方式获取。
更新日期: 2025年9月20日

为您推荐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